我国原建筑工程部1966年批准发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JG 21-66)(以下简称BJG21-66)中用了锚固和锚固长度等术语,但没有术语解释。1974年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建筑科学研究院对BJG 21-66进行修订后发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 10-74), 以及再后来的两次修订形成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GB 50010-2002), 都使用了锚固和锚固长度等术语,仍然没有术语解释。直到2010年8月18日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GB 50010-2010)这一次修订,在2002年版原来24条术语解释基础上,删除和增加了一些术语,最后发布的2010年版共有23条术语解释, 在第2.1.19条增加了锚固长度的术语解释:受力钢筋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或端部构造的挤压作用而达到设计承受应力所需的长度。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从BJG 21-66到GB 50010-2010这一路走来,用了半个世纪才明确了钢筋锚固长度的术语,从侧面反映了我国钢筋锚固理论从混沌到逐渐明晰的过程。
美国混凝土协会发布的混凝土建筑结构规范在1917年第一次用到锚固长度(Embedment length)这个术语, 同时也对锚固长度的含义做了说明,近100年来,他们也对钢筋锚固长度的含义做了完善,其2011年发布的最新版本《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for Structural Concrete》ACI 318-11 (以下简称ACI 318-11)中锚固长度的定义为:从某一临界截面开始计算,钢筋能发挥其设计强度所需的埋入长度(Length of embedded reinforce-ment providedbeyond a critical section)。美国术语简约,强调发挥钢筋设计强度的埋入长度,没有说明力的传递是通过粘结还是机械挤压实现,正因为没有说明,它就可以涵盖所有情况。随着锚固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锚固理论也在随之完善,下面我们从中、美两国非预应力钢筋锚固形式对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