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钻孔
在高边坡预应力施工技术开展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工序就是钻孔处理,钻孔是锚索施工过程中很好的控制质量的操作程序。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钻孔操作。将钻孔的直径控制在110~120 m 之间,同时钻孔角度设置为25°左右,将锚索之间的距离控制位3.5 m×4 m,坡度为15°角,在钻孔过程中,使用风动干钻进行施工操作。在钻孔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有关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在钻孔时,对于钻孔的深度、角度等需要严格的控制。钻孔之前,必须要进行测量和定位操作,确定好钻孔位置后才可以进行钻孔。在钻孔时,需要在脚手架上按照钻机专用的钢管,严格的按照有关设计图纸进行测量和放样定位操作。等到测量工序完成以后,准确的进行定位,进一步将钻机安装到位。然后调整其钻孔角度,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将钻机固定好后,通过再确认钻孔角度等参数设置。保证没有问题后,可以进行钻孔操作。在钻孔时,一定要采用同一个尺寸的钻杆,这样能够对整个钻孔操作过程的长度进行很好的测量和确定。并且在钻孔过程中需要将其整齐的排放,避免出现歪斜等情况。在钻杆用完以后,需要将孔的深度进行检验,确定其达到既定的钻孔深度和角度大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的考虑现场的施工工序情况。通过对其钻孔进行详细的调整,对于遇到的一些软弱地带等需要及时调整有关参数的设置,避免在一些软弱地带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最后在钻孔结束以后,需要进行钻孔清洗。然后保证钻孔孔壁和浆体的粘度,清理施工现场。
2. 锚索组装
这是预应力锚索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有关的施工操作,其中组装锚索就是采用钢绞线进行安装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钢绞线的下料长度通常应该等于锚固段的长度再加上自由段的长度和张拉段的长度。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施工长度进行准确的控制。想要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必须将误差大小控制在4 cm 之内。在放置钢绞线的过程中,在自由段先刷一层防锈漆,然后涂上一层油脂,最后将钢绞线穿上PR 管。钢绞线的自由段和锚固段在相交接的地方必须要采用封口胶带进行缠绕,然后采用铁丝将其很好的捆扎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有关施工工序进行操作。组装完成以后,按照一定的编码顺序进行摆放,方便之后施工使用。
3. 锚索安放
这是预应力施工过程中一个很好的施工工序。在锚索安放的过程中,需要将其放到孔口位置,之后再加入锚索。在放置锚索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硬塑料管伸到孔底,然后通过压缩空气吹风将里面的岩石碎屑等杂物清理干净,之后将锚索良好的放置在孔内。当然,锚索的长度因为事先已经控制好了,因此在孔外也需要保留足够的锚索长度。在吹孔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情况。那么在吹孔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碎石掉块等情况,就会导致锚索的安放不能够顺利的实施和进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对这类情况加以控制。在钻孔过程中,可以先将锚索安装和安放好以后,再进行吹孔施工操作。

4. 锚索灌浆
在灌浆操作过程中,水泥砂浆的凝固性较强,流动性较差。那么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因此在锚索灌浆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堵塞情况,那么很容易造成孔内堆积,其承受的压力就会明显的增大。当水泥砂浆和水混合后,就会发生离析的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沙子离析,从而严重影响到锚索的灌浆施工过程,对锚固的强度也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底层的锚固力,就必须要在灌浆施工时,严格进行锚索体的安装以及孔内灌浆的施工控制和管理。通过采用较好的灌浆施工工序,确保施工操作顺利完成。对于需要二次灌浆的锚固地段,需要设置其花孔,这样就能够避免对已经灌浆的施工孔造成的不利影响。